热搜: 购彩中心welcome大发娱乐
周一亚太早盘,COMEX黄金期货站上2150美元/盎司关口,续创历史新高;现货黄金短线也飙升至2144美元/盎司,刷新今年5月创下的历史高位。
除黄金外,其他贵金属也纷纷上涨:COMEX白银报26.06美元/盎司,涨0.79%,接近半年来新高;NYMEX铂金报946美元/盎司,涨1.06%,接近约一年新高;NYMEX钯金涨0.55%,报1016美元/盎司。
市场分析认为,本轮金价突破背后最大推手或是对美联储降息的押注,其他推升因素还包括地缘政治因素,全球央行超强劲买入等。展望未来,分析师认为黄金明年仍能维持涨势,甚至不仅黄金,美联储降息预期下,市场将迎来一波跨资产涨势。
在此次突破前,黄金已盘整了三年,这是三年来第三次尝试冲击2100美元/盎司。近期公布的一系列美国经济数据比分析师预期的疲软,通胀压力也持续缓解,不断巩固市场对美联储已结束加息周期、明年将开始降息的预期。
美国11月ISM制造业指数为46.7,预期47.6,前值46.7,与10月持平,低于市场预期。开源证券表示,两大PMI体系都对美国11月制造业给出了低于荣枯线的PMI,进一步加大了市场对于美联储本轮加息周期已经结束,甚至最快可能在2024年3月开始降息的预期,黄金价格因此得到支撑。
Capital.com驻墨尔本的高级市场分析师罗达(Kyle Rodda)也称:“市场正在大举押注美联储降息。并且,金价也会在经济衰退出现早期迹象时走高。这都会推动金价继续上涨。”
瑞银预计,美联储降息预期叠加实际利率下跌,黄金在2024年和2025年可能会再创下新高。瑞银认为,美联储将在2024年第一季度降息,如果今年12月暂停加息,这将继续证实美联储倾向于在最后一加后的6个月左右降息。而瑞银观察黄金在美联储历次加息周期后的表现发现,在以往加息周期结束后的3个月左右,金价往往会下跌2%,但在接下来的6个月内会上涨7%。
此外,瑞银还表示,实际利率也是金价的主要驱动因素。尽管两者相关性的程度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但该关系中的不对称性始终存在。瑞银发现,10年期美债实际利率每下降100个基点,黄金就会上涨11%,但在实际利率录得同等涨幅时,黄金只会下跌4.2%。基于此,瑞银认为,当利率下降时,黄金的反弹幅度比利率上升时的回调幅度更大。相对于历史水平,今年黄金对实际收益率的敏感性有所下降,但这种不对称性仍然存在,使黄金成为债券领域之外的有吸引力的替代品,如果未来一年实际利率下降,黄金有望持续受益。瑞银还发现,当实际利率低于1.25%并继续下降时,金价涨幅甚至更大,会达到14%。
此外,地缘政治因素也在短期推升金价。比如,市场对中东紧张局势进一步蔓延的担忧快速升温,由此引发的避险买盘给金价提供支撑。
DHF Capital的首席执行官兼资产管理公司考基曼(Bas Kooijman)表示,随着市场对中东紧张局势升级作出反应,这种升级“助推过去两个月的黄金上升趋势延续”。他同时表示,交易员也一直押注加息周期结束,并可能在明年上半年降息,这可能会在中期继续支撑金价的上涨。
再者,全球央行也在持续购买黄金,对金价也有托底作用。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三季度全球央行净购黄金337吨,为有史以来第三高的季度净购金量,今年前三个季度,全球央行购金需求同比增长了14%,达到创纪录的800吨。
瑞银表示,虽然这些黄金流量本身不太可能推动价格上涨,但它们将继续发挥关键作用,撑住市场,并支持整体价格上涨趋势。
跨资产涨势能否持续?
事实上,本轮涨势绝非限于黄金。由于交易员们普遍相信美联储本轮加息周期已经结束,全球股市、债市11月以来也集体飙升。标普500指数上周上涨0.8%,收于2022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道琼斯指数上周也大幅上涨2.4%,连续第五周走高,创下自2021年底以来最长的连涨。同时,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至4.225%,录得9月初以来的最低水平。对利率预期最为敏感的2年期美债收益率,上周更是创下了3月硅谷银行倒闭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比特币今日也自2022年5月以来首次触及40000美元。
眼下,降息似乎已成为市场的共识,分歧仅仅在于,何时开始降息以及降息的幅度多大。如果美联储确实最快在明年3月降息,然后继续实施更多量化宽松,分析师预期各项资产都有望创下历史新高。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近期表示,美联储的政策设定“已经深入限制性区域,这意味着紧缩的货币政策”正在减缓经济活动,这是他迄今为止对本轮加息周期已结束发出的最强烈信号。但鲍威尔的评论同时也仍充满谨慎,“现在就自信地断定我们已采取足够的限制性立场还为时过早” 。但无论鲍威尔到底传达的是“鸽派”还是“鹰派”信号,市场似乎都愿意将其解读为“鸽派”。此前鲍威尔讲话后,美债收益率的涨势只维持了几秒钟,随即继续下跌。COMEX黄金期金其后也在上周五升至历史新高。
从利率市场的定价看,在降息时点上,市场已对美联储在明年5月降息进行了全面定价,对明年3月降息的押注概率也已超过50%。在降息幅度上,目前市场的预期是美联储明年将至少降息125个基点,相当于5次25个基点的降息,这一押注似乎已经为美债收益率的进一步下滑,以及股、债、大宗商品市场的持续反弹铺平了道路。
还值得一提的是,眼下市场不仅押注美联储降息。根据市场人士对利率互换合约的统计,交易员们已经对其他多国央行首次降息的时点进行了完全定价。具体而言,市场押注欧洲央行、加拿大央行将于明年4月,美联储将于明年5月,瑞士央行、英国央行将于明年6月,新西兰联储将于明年8月,澳大利亚联储将于明年12月首次降息。
LPL Financial的分析师克罗斯拜尔(Quincy Krosby)表示:“尽管美联储的鸽派和鹰派似乎都围绕着一种更加‘谨慎’的政策方法,并承认政策仍然是适当的,但市场显然不同意。”她称,市场坚信美联储在11月作出了鸽派的决定,并将在2024年中期(甚至更早)之前将开始降息周期,这反驳了利率“更高更久”的口号。
不过,也有机构担心此次“鸽派”押注会再度受挫。德意志银行统计称,此次押注已经是本轮紧缩周期中,市场人士第七次押注美联储将“鸽派”转向,而此前六次均以失败告终。
AMP公司的投资策略主管兼首席经济学家奥利弗(Shane Oliver)在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写道:“美股的大幅反弹使它们在技术上超买,并面临调整或短期回调的风险。”但他也坦言,“随着通胀的持续缓解,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美股可能会进一步上涨”,本月稍晚市场的季节性利好也会开始显现。
本周,一系列经济数据的出炉将再度考验市场,尤其是周五的非农数据。接受媒体调查的经济学家预计,随着此前美国车企罢工的工人陆续重返岗位,11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料将从上个月的15万升至20万。失业率预计将稳定在3.9%,而薪资增速预计将略微放缓至4%。 【编辑:曹子健】
在10月北京二手房网签量跌破“荣枯线”后,11月这一下行趋势得到扭转。根据北京市住建委官网数据统计,11月北京二手房网签12545套,环比上涨17.8%,同比上涨16.7%。和“银十”低迷状态相比,11月北京二手房成交量有所回升。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10月的长假效应,以及9月积压需求的继续网签,带来了这波趋势回升。而量增价跌则是当前北京二手房最真实的写照,成交量萎缩带来更多“降价”房源的出现。价格降10%才会有带看机会,也让市场情绪跌至低点。
长假效应带来成交回升
1.2万套是北京二手房月度网签的“荣枯线”,11月北京二手房月度网签重回“荣枯线”上。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截至目前,低于1.2万套在年内共出现5次,也就是说,年内有将近一半月份的月度网签都处于“荣枯线”之下。
今年1月,北京二手房成交量仅为8308套,较2022年同期的11875套低了30%,与2021年同期的17513套相比,跌幅更是超过50%,且8308套的网签数据也是罕见的历史低点。
今年2月,北京二手房网签量有所回升,达到15316套。3月北京二手房网签量为22192套,而4、5月的网签量分别为13928套、12982套,环比降幅分别为37.2%、6.8%。自今年6月开始,北京二手房网签量持续低迷,月度网签皆处于“荣枯线”之下。
在“认房不认贷”等一系列楼市刺激政策的影响下,9月北京二手房市场迎来一波回暖,9月北京二手房网签量为14262套,环比大幅增长超30%。但进入10月,这一回暖势头戛然而止,北京二手房网签量再次跌破“荣枯线”。
“北京二手房年内网签量整体呈现‘前高后低’的持续下行态势,可以说‘开局即巅峰’。”一头部中介昌平回龙观片区负责人贾波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积压需求释放是年内2、3月份网签量回升的核心,9月北京“认房不认贷”等政策也带来了一定需求的释放,二手房网签量才会有明显增长。但就市场而言,年内整体复苏动能不足,市场仍以低温为主。
对此,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也表示认同。他表示,11月市场网签量继续低迷,虽然相比10月网签量有所回升,但是主要原因是10月的长假效应,以及9月积压需求的继续网签。整体来看,当下市场成交持续处于低位。“剔除国庆长假影响,11月与10月北京二手房的成交基本持平。”
“价格打9折才会有带看”
“量增价跌是当前北京二手房最真实的写照,尤其是成交量萎缩带来更多‘降价’房源的出现。”朝阳望京板块商圈经理罗威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经历9月短暂复苏之后,当前北京二手房市场主要呈现两个特征:成交量萎缩、挂牌价下调。
在罗威看来,成交量萎缩的原因在于买卖双方需求难以匹配,二手房买卖价格没有固定标准,可参考值主要以前期同小区售卖房源为主,这也形成市场惯例,当市场下行后,价格下调将是阶段性调整。“紧急变现的卖方会选择降价出售,持有观望态度的则会继续坚持,或者干脆下架自己的房源。而买方大部分以观望居多,降了的还想会再降。”
从时间线上看,这波需求的产生主要是年内的2、3月份,受市场火热气氛带动,部分购房者有了“卖一买一”的置换想法。罗威称,也正因为如此,才造成当下折价售卖的市场状况。
一般置换客群,都是一边卖一边买,遇到条件合适的房子,可以先跟房主谈一个长周期,大部分在半年左右。只要房子没有大的问题,半年时间足够卖掉了。但受市场波动影响,二手房置业情绪发生变化,买了之后房子卖不出去,即便大降价房子也很难成交。“部分业主会沟通交付延期,但最多也就3个月时间,如果不是着急售卖,多数人很难主动割肉。”罗威如是说道。
“当下北京二手房挂牌价下调,不是解决成交的问题,而是只有降价才会有人看房。”对于市场变动,贾波直言,门店代理的几处“老破小”房源,存在挂牌半年时间无一组带看的情况,近期这几处房源较之前挂牌价打9折,才有了带看的机会。“将来等双方坐下来面谈,价格大概率还要往下降一些。现在的北京二手房只要不降价就很难成交,而且降价幅度也比较大。”
根据麦田房产数据统计,11月北京二手房挂牌价(麦田覆盖楼盘)和上月相比下降0.3%。在挂牌价下跌的同时,二手房议价空间和上月相比也有所扩大,11月北京二手房议价空间和上月相比扩大0.5个百分点,议价空间达到年内最大。
市场博弈与政策效应衰减
从市场趋势看,北京二手房市场已经明显进入买卖双方博弈阶段,议价空间增大、“以价换量”增多,则是买卖双方博弈的过程。
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王小嫱指出,当前北京二手房市场挂牌量依旧处于历史高位,其中“老破小”占到极大的比例,随着此类房源居住属性的减弱,所以只能降价出售。此外,受高挂牌量影响,买方可选择空间较大,因此着急出售的业主只能利用价格优势吸引购房者,缩短成交周期。
“最近是有一些见底迹象,北京二手房市场也进入‘底部盘整’阶段,价格降下来了,成交量是否有所回升还要看12月份。”在张大伟看来,北京二手房火热的基础线是二手房住宅单月1.5万套,但市场推动主要依赖学区房需求,过了4月需求就会下降。2023年小阳春很大程度是学区房和前期积压的需求释放,在没有利好政策的影响下,二季度市场下调的原因出现了学区房需求减少外,部分房源价格上涨,也影响了市场继续冲高。买卖双方开始博弈。
“除买卖双方博弈外,稳楼市政策效果出现了明显衰减。”张大伟称,9月“认房不认贷”政策只影响了部分改善需求入市,但对于换房家庭来说,必须卖掉二手房才能置换,当下二手房挂牌房源已经接近17万套,整体中低端房源出现了滞销现象。
此外,在10月北京房价下行的情况下,11月北京二手房价格再次出现了下行,市场都在期待针对刚需的宽松政策微调,包括已经在上海出现的郊区限购微调,深圳出现的二套房首付调整,因此市场也期待北京出现更多的宽松政策。
谈及2024年小阳春的问题,张大伟直言,“每年春节前后北京市场会出现一波小阳春行情,但预计2024年小阳春的热度将低于2023年”。
北京商报记者 王寅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