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购彩中心welcome大发攻略
中新网12月4日电 随着巴黎奥运会日益临近,100米亚洲纪录保持者苏炳添的备战情况愈发受到关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苏炳添现身2023第十届广州塔登高公开赛,他借此机会回应了大家关心的话题。
资料图:苏炳添 陈骥旻 摄
苏炳添接受采访时透露,现在他的状态好了非常多,但还是要好好保养,通过训练量来检验自己目前的身体状况。
至于比赛,苏炳添坦言,现在尚无明确的参赛计划。包括教练组和团队在内,大家都想谨慎一些。“其实没有太大必要着急比赛,最重要的比赛应该是争取获得参加奥运会的资格。”
苏炳添介绍,目前中国男女百米项目都还未拿到奥运资格,大家都在紧张备战。明年5月在巴哈马举行的世界接力赛,将关系到中国队能否直接获得巴黎奥运会资格,因此这项赛事对于接力而言非常重要。
“个人比赛的话,肯定是根据自己的状态调节比赛时间,现在没有具体的时间表,毕竟明年的赛程还没出来。”
资料图:东京奥运会田径男子100米半决赛,苏炳添9秒83晋级决赛打破亚洲纪录。图片来源:ICphoto
今年6月,苏炳添通过个人社交媒体宣布,由于身体原因,决定不参加今年的世锦赛和杭州亚运会田径项目选拔赛,并提前结束2023赛季。
其实东京奥运会结束后,苏炳添就一直被膝盖伤病困扰。尽管重回巅峰状态困难重重,但他依旧全身心投入到去年底至今年初的冬训中。经过备战和调整,苏炳添在世界田联室内巡回赛瑞典哥德堡站迎来本赛季首秀,并以6秒59的成绩夺得男子60米冠军。
按照原计划,今年下半年的世锦赛和杭州亚运会,都是苏炳添本赛季备战的主要目标。但受伤病影响,经过专家建议与团队协商,为了能够更好地延长竞技运动生涯,他最终选择放弃今年的比赛,进行一段时间的休息与调整。
虽然错过了家门口举办的亚运会,但苏炳添却在杭州等来了自己的奥运奖牌。10月4日晚,杭州亚运会田径比赛结束后,中国奥委会为递补获得东京奥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铜牌的汤星强、谢震业、苏炳添、吴智强颁发了奖牌。
由于长时间没有参加比赛,世界田联10月公布的男子百米世界排名中,已经没有了苏炳添的名字。
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 src="//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3/12/04/1917e6a33ec441ee89840d3b345e17a4.jpg" alt="资料图:苏炳添向现场观众挥手致意 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 />
资料图:苏炳添向现场观众挥手致意 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据悉,单项世界排名是基于运动员过去一个赛季的总积分而设定。因为苏炳添长期休赛,因此他的总积分也被清零。这也意味着,如果想要参加明年的巴黎奥运会,苏炳添需要“重新起跑”。
根据国际奥委会公布的2024年巴黎奥运会田径项目资格获取方案,运动员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获得巴黎奥运会参赛席位:50%的席位将通过达标期内达到竞赛项目参赛标准的方式获取,男子百米达标成绩为10秒;另外50%的席位将通过排位期内的世界田联排名确定归属。
换言之,苏炳添想要获得巴黎奥运男子百米参赛资格,需要在达标期内突破10秒大关,或者在排位期内参加比赛,通过排名入围。这两种方法对于现在的苏炳添而言,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对于在奥运赛场跑出9秒83的苏炳添而言,一切皆有可能。(完)
中新网迪拜12月4日电 当地时间11月3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开幕日首日,“从倡议到行动:共享绿色低碳生活”边会在中国角举行。边会旨在宣传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成效,集中展示中国社会各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践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的举措与行动。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田成川,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卢伦燕,绿色和平中国首席代表袁瑛,江苏省常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汪晓东等领导嘉宾出席了边会。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田成川致辞 主办方供图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田成川在致辞中指出,气候危机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现有的消费模式与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仍存在较大差距,需要大力培育绿色低碳消费意识和生活理念。大力开展气候友好型社区建设、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治理塑料污染、低碳交通等方面的生态宣传教育活动,打造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品牌项目,广泛动员城市与行业参加低碳转型经验交流与推广活动。积极搭建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平台和行动网络,为全社会参与低碳发展转型提供助力,探索个人绿色低碳行为实现的创新路径。
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卢伦燕致辞 主办方供图
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卢伦燕提出,应对气候变化关乎社会正义、经济韧性和全球安全,需要在每个方面、每个地方和每个时刻都行动起来,共同直面和解决全人类的发展困境。
绿色和平中国首席代表袁瑛致辞 主办方供图
绿色和平中国首席代表袁瑛认为,全球气候行动的紧迫性依旧不容乐观,应对气候变化的倡议与行动不仅需要在政策、技术、产业模式上的讨论,也需要建立气候与人的身份认同、价值观、文化追求的关联。
为集中展示中国典型城市主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生动实践,边会邀请到江苏省常州市和云南省昆明市作为绿色低碳发展典型城市代表分享实践案例。江苏省常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汪晓东介绍了打造“新能源之都”的“常州故事”。“新能源之都”不仅是单纯的产业概念,还是常州追求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变革的新诠释。云南省昆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勤勋通过线上连线方式分享了昆明市开展“碳惠春城”试点示范,在绿色低碳出行、节能低碳产品消费、绿色低碳公益等领域积极探索,共建共享绿色低碳生活的经验。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周诚、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苏雅拉图、常州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周忠华围绕“转型进行时——竞逐绿色低碳新赛道”主题进行了圆桌对话,为中国乃至世界城市的绿色低碳发展分享宝贵经验。
随后,绿色和平、汾阳市晋青可持续发展公益服务中心、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等单位的代表们分别从出行场景下的气候适应,气候变化与文物保护,社会组织倡导公众参与,气候变化公众传播等议题分享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民间行动案例。
据悉,“从倡议到行动:共享绿色低碳生活”边会由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世界自然基金会、绿色和平等联合主办,参会代表来自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以及研究机构,围绕共享绿色低碳生活展开交流与探讨,以期形成更多可供借鉴的典型案例和创新发展模式,充分彰显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完)